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林夕

林夕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4-01-30 10:20:25
林夕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名梁伟文。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词作家,与黄伟文并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1987年,林夕填词的《无需要太多》入选1988年香港电台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1993年,林夕创作歌曲《红颜白发》由张国荣演唱并作为电影《白发魔女传》的主题曲,该歌曲获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2014年林夕、王菲与制作人张亚东这个铁三角组合相隔11年再合作,创作歌曲《爱不可及》,该歌曲也是赵宝刚执导的电影《触不可及》的主题曲。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林夕
  • 本名:梁伟文
  • 出生/生日:1961-12-07
  • 生肖:
  • 年龄(多大/多少岁):62岁
  • 出生地点:中国,香港
  • 国籍:中国
  • 星座:射手座
  • 血型:A型
  • 毕业学校: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个人生活
林夕原名梁伟文,取名林夕缘于他崇拜香港填词人林振强,因此决定笔名姓林。另外,他在翻阅古籍《红楼梦》时,他认为梦字特别好,两者结合,取名林夕。
徒弟
林夕的两位徒弟分别为林若宁,林日曦。

人物经历

1985年,林夕发表个人首部作品《曾经》,由钟镇涛演唱。
1986年,创办《九分壹》诗刊。同年,首次为raidas填词了《吸烟的女人》,并成为组合raidas的“御用填词人”,同年,林夕填的《妄想》这首歌,收录于张国荣87年发行的唱片《Summerromance》中。
1984-1987年,担任香港大学中文系助教。
1987年,林夕填词的《无需要太多》入选了1988年香港电台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
1989-1991年,任亚洲电视节目部创作主任至总经理。
1993年,林夕填了改编自ToriAmos的作品《冷战》。同年,林夕创作的歌曲《红颜白发》由张国荣演唱并作为电影《白发魔女传》的主题曲,亦是贯穿全片的主旋律,该歌曲获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
1994年,填了改编自CocteauTwins的《知己知彼》《胡思乱想》,后精心创作《梦游》《纯情》《蓝色时分》等,形成了“林夕风格”。
1995年,为张国荣打造了不同风格的歌词,如《眉来眼去》《追》。
1996年,为张学友填词《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同年,林夕填了一首作品《分裂》,是林夕替王菲写的第一首国语词。年底,为王菲创作的《约定》。
1997年,创作《不得了》,由王菲演唱,同年,林夕为张国荣填词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风行一时,成为流行语。
1998年,凭借专辑中的作品《脸》获得当年台湾金曲奖的“最佳词人”奖。同年,林夕包揽了张国荣的专辑《这些年来》四首歌的词作。
1999年,为王菲打造专辑《只爱陌生人》、张国荣的专辑《陪你倒数》制作主打歌《左右手》。
2000年,为张学友写了的《一生一火花》、负责王菲的年度大碟《寓言》里的12首词作。
2003年,为王菲创作了《乘客》《四月雪》《烟》《花事了》。同年,为陈奕迅创作《我们都寂寞》《十年》《要你的》等歌曲。
2004年,林夕凭借《十年》获第四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十大金曲。
2005年,与张学友一起合作创作音乐剧《雪狼湖》。
2011年,参与录制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
2012年,林夕推出书作《知情识趣》。
2014年,林夕担任安徽卫视节目《我为歌狂》第二季的首席音乐评委。6月21日下午,林夕举行《都什么时候了》分享会。9月20日下午,由方直集团、《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方直名人汇”系列讲座活动在惠州启动,林夕作为第一期演讲嘉宾,以“今夕·林夕”为主题,与现场观众分享他音乐背后的故事。同年,林夕、王菲与制作人张亚东铁三角组合相隔11年再合作,创作歌曲《爱不可及》,也是由赵宝刚执导的电影《触不可及》的主题曲。年末再与王菲合作电影《匆匆那年》同名主题曲。
2015年1月10日,受邀参加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担任节目大学士,一同参加的还有另一词人方文山;同年,香港书展上举行名为“词海任我行”讲座。


林夕歌曲

查看全部
标签:作词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林夕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linxi/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