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屠呦呦

屠呦呦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3-03-12 21:39:27
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屠呦呦
  • 英文名:Tu Youyou
  • 出生/生日:1930-12-30
  • 生肖:
  • 年龄(多大/多少岁):93岁
  • 出生地点:民国,浙江省宁波市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星座:摩羯座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早年经历

屠呦呦193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父亲正是根据《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这段话,为自己女儿取名“呦呦”。屠呦呦家里有四个哥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1937年随父母迁入在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舅舅姚庆三(1911-1989)是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
屠呦呦家庭重视教育,她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当地最好的学校。16岁时她患肺结核休学2年接受治疗,这段经历促使她选择医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方向。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她系统性学了生药学、药物化学、植物化学等药学课程:比如在生药学课程中,她学习了娄志岑教授讲授的如何根据植物学描述等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区分和识别;比如在植物化学课程中,她学习了林启寿教授关于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如何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如何从植物中分离出化学物质等。

工作和科研经历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新成立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6-1962年,屠呦呦对中医半边莲以及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的研究并解决了品种混乱问题,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并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结合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工作。
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负责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任务。
屠呦呦以及工作团队阅读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3个月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编辑成包含640余种的中药单秘验方《疟疾单秘验方集》,并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初期提取有效成分失败,查阅中医古籍发现,唯一关于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文献,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当时的中药方剂都需要煎煮,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活性成分。
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后,用乙醚萃取黄花蒿,直到第191次实验,1971年10月,获得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1971年12月,在感染疟疾的猴子身上进行测试时,也显性出相同的效果。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了证实安全性,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亲自试服该提取物。
1972年11月,屠呦呦团队从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秋,中药所派人赴海南疟区对青蒿素单体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有效性。
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1973年9月,双氢青蒿素被屠呦呦团队实验发现,使用较低的剂量足以达到与青蒿素相同的疗效。
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完成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化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稳定性和临床试验等一系列流程后,卫生部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授予中国药物研究所青蒿素新药证书和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
2011年,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
2017年,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9年,针对世界卫生组织和部分东南亚发现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的问题。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获得新的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疗效立竿见影。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
2019年,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9年,屠呦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2020年,屠呦呦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将青蒿素开发为中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被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从2000年到2015年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发现双氢青蒿素:屠呦呦于1973年首创青蒿素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复方双氢青蒿素,经验证确认二药具显著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指数为7.6,用于解决多重抗药性恶性疟蔓延效果良好。
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相关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人才培养

屠呦呦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多名硕士、博士生。
为支持北京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她在2016年12月25日签署捐资100万设立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人物影响

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项。
李克强总理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奖,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中国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发出贺词。贺词说,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全国妇联致信屠呦呦,祝贺她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全国妇联在贺信中表示,欣闻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全国妇联代表全国亿万妇女,向她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屠呦呦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试点专项”,开设九年联合培养、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于2020年起开始招生。计划招生15人,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市各招收3名学生。

个人生活

屠呦呦的父系出自浙甬上屠氏,母亲姚仲禾出自慈溪姚氏。屠氏在明代治《易经》和《诗经》,而屠呦呦的名字也出自诗经。屠呦呦外公姚传驹,曾任民国财政部司长、东北三省中国银行行长等职。其舅舅姚庆三也是中国早期知名经济学家。
屠呦呦老公:屠呦呦丈夫是李廷钊。俩人是宁波效实中学的同学。李廷钊曾在马鞍山钢铁厂、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和国家冶金部等单位工作。1963年,俩人在北京举行婚礼,婚后,育有两个女儿。

屠呦呦女儿:屠呦呦小女儿叫李军、屠呦呦大女儿叫李敏。

屠呦呦怎么读:tú yōu yōu。

标签:药学家科学家 诺贝尔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屠呦呦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tu/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