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萧何
- 谥号:文终
- 出生/生日:公元前257年
- 逝世时间:公元前193年07月08日
- 享年多少岁:64岁
- 出生地点:西汉,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
- 民族:汉族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丞相、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早期因为文采出众在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在刘邦尚未起义前多次帮助刘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辅佐汉高帝刘邦起义。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刘邦攻克咸阳后,萧何收集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等,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国家基本状况,对日后制定政策和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项羽分封时,说服刘邦入驻关中,楚汉之争时,任丞相,推荐韩信为将,留守关中巴蜀,辅佐太子刘盈,负责后勤,制定法令,稳固后方。在刘邦跟项羽在荥阳,成皋僵持时,萧何及时给刘邦送去兵卒和粮草。西汉建立后,册封酂(zàn)侯,名列功臣第一,可以带配剑上殿,入朝时可以不按礼制小步急行。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王,被拜为相国。后遭刘邦猜忌,为了自保,萧何不惜自污名节。
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期间他参照《秦律》,制定实施《九章律》,采用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临终前推荐曹参为丞相,谥号“文终”。墓地位于汉高祖长陵内。
秦朝为官
萧何是江苏沛县人,因为熟知法律、处事公平在秦末担任沛县的主吏掾,在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就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帮助刘邦。在刘邦当了亭长后,也经常帮助刘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刘邦去咸阳送民夫服徭役时,别人都送钱三百为刘邦送行,只有萧何送了五百钱。
秦派御史监督郡政,萧何因为办事条理分明,被御史封为泗水郡(今安徽淮北西)官吏,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后来萧何因公务考核成绩名列第一,御史向朝廷提议征召萧何,被萧何再三拒绝,才没有被征调。
沛县起义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随后多个郡县的人杀了县令响应起义,沛县县令很害怕,萧何、曹参建议县令招来已经起兵的刘邦。但是等刘邦到来之后,县令却反悔,关闭城门不接纳刘邦,并且下令诛杀萧曹二人,被二人逃出城去。之后沛县百姓在刘邦劝说下杀了县令,并开门迎接刘邦。萧何、曹参等人担心身家性命怕谋反被秦朝诛灭九族,就推举刘邦为沛公,并帮助刘邦在萧收拢沛县子弟3000人。萧何做了县丞,跟随刘邦为其出谋划策。
前206年,刘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阳时,别人都抢夺金银财宝,萧何却收集秦朝丞相、御史的法律文书、书籍、图画等记载了天下关隘、郡县户口、社会状况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为刘邦争夺天下起到重要作用。
坐镇汉中
后来项羽听取范增的计策将刘邦封为汉中王,并且派章邯、司马欣、董翳防备刘邦。刘邦十分不满,不愿意去汉中,并准备攻打项羽,萧何劝说刘邦说此时兵力不足,不足以抗衡项羽,并且去汉中可以韬光养晦,休养生息,收拢巴蜀财物,可以方便以后回军收复三秦地区,为夺取天下做准备。刘邦同意了萧何的劝说,去汉中称王,并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又给刘邦举荐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率军攻打项羽,萧何以丞相身份镇守关中,治理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侍奉太子。萧何定制律法规章制度、统计户籍人口,按户征收粮草,建立宗庙、社稷等,且萧何经常上奏,得到刘邦许可后就去执行,如果来不及上奏,就按合适的方法去施行,等刘邦回来后在上奏详情。在刘邦损兵折将之后,萧何经常在关中征调士兵,为兵败的刘邦及时补充兵员,刘邦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打理。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项羽跟刘邦在京、索之间对峙时,刘邦多次派人慰劳萧何,此时鲍生建议萧何派遣自己的子孙兄弟在刘邦军中供职,以减轻了刘邦的猜忌。
论功封侯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即位称帝,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高,封为酂侯,赏食邑八千户。群臣不服,刘邦说众将好比猎狗,而萧何好比猎人,指挥猎狗猎取目标,加上萧何全族数十人跟随刘邦参军,功不可没,众人就再无异议。列侯封赏完毕又论功勋排名次,群臣建议曹参排在第一位,不过刘邦心中想让萧何排第一,就采纳关内侯鄂秋的建议,让萧何排名第一,曹参次之,并特许佩剑上朝觐见,入朝时可以不按礼制小步急行,就连萧何父母兄弟十余人都受到封赏。又加封萧何两千户,作为曾经萧何多送刘邦二百钱的报答
西汉都城长安位于咸阳的长安县,刘邦把咸阳的兴乐宫改建成长乐宫,并居住在这里,下令丞相以下的大小官员都迁都长安来处理政务。同时命令萧何在长乐宫的西面建造未央宫,未央宫设有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征战韩王信归来的刘邦看到宫殿非常壮观很生气,对萧何说天下战乱频繁,胜负犹未可知,为什么还要把宫殿建造的如此豪华。萧何表示宫殿壮丽可以彰显天子的威严,刘邦这才转怒为喜。
陈稀出任巨鹿郡郡守前,韩信与其约定如果起兵自己在京城做内应。在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陈稀谋反,刘邦率兵亲征,韩信告病不去,但是暗地里派人送密信于陈稀处,表明支持之意。韩信的举动被其门客得知,门客的弟弟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的计划。吕后得知后,就跟萧何商量应对之策,说陈稀已经被杀,所有官员都要上朝庆贺。萧何跟韩信说即使有病在身,也需要进宫给吕后道贺。韩信来到宫中,被吕后预先埋伏的士兵捉住,在长乐宫的悬钟室内把韩信杀掉。接着吕后又杀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所有人。
遭受猜忌
“刘邦得知吕后采纳萧何的建议,除掉了在关中谋反的韩信后,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且派遣一名都尉和五百士兵作为相国护卫,众人因此都庆贺萧何,只有召平对萧何表示哀悼,并说刘邦因为韩信刚谋反对萧何也有猜忌之心,派护卫并非是恩宠,他建议萧何谢绝封赏,并将家财献出去作为军费,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自领兵平叛,期间又多次派使者询问萧何在做什么,使者汇报表示萧何在京城安抚百姓,拿钱财充军。萧何的门客劝萧何说他功高震主,刘邦之所以多次询问他的情况,是怕萧何控制关中动摇汉朝基业。并建议萧何低息借贷、多购置田地自毁名声。萧何采纳其计,刘邦知道后很高兴。在刘邦讨伐刘邦回来后遇到百姓拦路上书告萧何强制买卖的罪状,刘邦自己不仅怪罪萧何,反而把百姓的壮词给了萧何,让萧何自己向百姓谢罪。
后来萧何向刘邦建议让百姓进上林苑开垦种田,刘邦大怒,认为萧何在讨好民心,就把他交付廷尉关押起来。在王卫尉的劝说下,刘邦才下令释放了萧何。萧何赤着脚向刘邦谢罪。
晚年逝世
刘邦去世后,萧何辅佐汉惠帝,萧何病重时,汉惠帝亲自去探望,并向他询问接替萧何的人选,并问萧何曹参是否可以接替丞相之位,萧何挣扎起身说如果曹参为丞相,即使自己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
人物成就
编九章律
九章律,也称《汉律九章》《汉律》,原文已经失传。汉朝建立后,原来的约法三章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刘邦令萧何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他取用秦法六律,即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去除其中的夷三族和连坐法,又补充了户律、兴律、厩律,共九章,成《九章律》。其中前六篇大致与秦律相同,源于李悝《法经》。两汉以《九章律》为主要法律,汉以后历代法律多以此为参考,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
建石渠阁
汉高帝九年(前198年),萧何在长安未央宫殿北建立了石渠阁,因其下以石砌渠导水的命。阁中收集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等重要官署的图书、律令等,成为中国最早的中央档案中心。后来汉代的档案也贮藏在这里,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组织学者韦玄成、梁丘临等儒生在这里编撰史籍,讲论“五经”,讲论的奏疏回寄成《石渠议奏》(又名《石渠论》),共155篇,已经遗失。西汉末年,石渠阁被毁。其遗址在西安市北郊汉城遗址未央宫遗址北侧。
建麒麟阁
麒麟阁为萧何所建,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遗址未央宫内,用于保存秘书、贤臣画像,汉宣帝曾绘制了霍光、苏武的画像放在阁内。此后多以麒麟阁或麟阁代表功勋卓著和崇高荣誉。
建天禄阁
天禄阁为汉高祖时期萧何在长安未央宫内建立,以研究校理图书为主,汉代用来收藏图书典籍的地方。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等在阁里校阅典籍,编写成《别录》《七略》,后人为了纪念刘向在天禄阁台上建造刘向祠,其遗址在西安市北郊汉城遗址未央宫遗址北侧。
人物关系
萧夫人:姓名不详,被吕后封为酂侯,汉文帝元年(前179年)被罢免。
萧禄:萧何之子,酂侯。
萧延:萧何之子,被吕后封为筑阳侯,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改封酂侯。
萧遗:萧何之孙,酂侯,因罪被剥夺侯位。
萧嘉:萧何之孙,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封侯,并赏赐武阳县,食邑两千户。
萧胜:萧嘉之子,继承父亲侯位,因罪被剥夺侯位。
萧庆:萧何曾孙,汉武帝元狩中年,封其为酂侯。萧庆去世后,其子寿成继位,后又被免去爵位
汉宣帝时,下诏命丞相、御史寻找萧何在世的后人,找到萧何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又下诏把邵县二千户封给萧建世,并封其为酂侯。后来萧建世的孙子萧获继承侯位,因指使家奴杀人犯了死罪,但是减去了死刑。
汉成帝时,封萧何玄孙之子南县县令萧喜为酂侯,一直传位到萧喜曾孙,王莽篡汉失败后才断绝了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