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西施

西施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3-07-27 15:27:01
西施
西施(生卒年不详),姓施名夷光,一作先施,又称西子。生长于浙江诸暨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中国春秋末期美女。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西施
  • 别名:西施,丽姬,西西,西子
  • 本名:施夷光
  • 民族:汉族

西施,别名西子,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人。传为古代越国苎萝山下打柴人之女,因容貌极美而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因迷恋西施而荒废了朝政,最终大败于越王勾践,吴国亡国。吴国亡国后,西施也不知所踪,其结局有多种说法,较为流行的为与范蠡隐居说和沉江而死说。
尽管因为相关史料较少,不少学者认为西施并不存在。但千百年来她仍因绝美的容貌和为国献身的贡献而常被后人称颂,她的家乡诸暨苎萝山下也修建了西施殿以纪念。西施也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美”的化身。

人物生平

传说中西施为春秋末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因家住西村,村中大多为施姓,时人唤作西施。西施有倾国倾城之貌,因从小家境贫寒,常在溪边浣纱,据说鱼儿见到她都会忘记游水而沉于水底,故而有“沉鱼落雁”之称。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开战,越国大败,吴国乘势攻破越都会稽(现位于浙江绍兴)。越王勾践承诺越国永世臣服,并前往吴宫为奴,三年后才被吴王夫差放回越国。亡国之恨下,勾践一面卧薪尝胆,苦操兵甲;一面听从越国大夫文种、范蠡建议,使用美人计,命人在越国遴选美女并教授她们歌舞仪态,以进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就是其中之一,她学习容步、衣饰等整整三年,为进入吴宫做准备。不出所料,吴王在见到美人之后非常高兴,根本不听大夫伍子胥“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的谏言,执意收下美女和珍玩。
自此以后,吴王逐渐被西施的美色所迷,纵情享乐,导致朝政懈怠,国力日益式微。据传说,吴王在姑苏台建造春宵宫,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并修筑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戏游玩。在吴国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吴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的同时,越王得以施行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的国策,越国的实力大大增加。大夫伍子胥对吴王的做法相当不满,多次劝谏吴王,引发吴王不快,加之太宰伯嚭()进献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知觉时机已到,趁机发兵攻入吴国,吴国大败,越王得以一雪前耻。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军攻破吴国首都,吴王夫差自刎而死,吴国灭亡。而吴国灭亡之后,绝世美人西施也不知所踪,徒留后人各种猜测。

相关争议

西施复国

西施复国的故事到底是否为传说,一直争论不休,目前并无定论。
在西汉前的典籍中,有部分文献确实提及了西施,却只是记载了她的美貌:例如《管子·小称》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孟子》拿西施做比喻,“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说明西施在当时已非常著名。《庄子》中也有“东施效颦”的典故。《墨子·亲士篇》更将西施与比干、孟贲、吴起并列,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然而,上述文字并未提及“西施复国”的传说。
在春秋、战国、西汉的几部记载了吴国与越国之间的大小往事的可信史书中,也均未见“越献西施于吴王”一事。《左传》记述了吴越间的交往争斗,伍子胥对吴王的劝谏以及勾践、夫差等人的性格,但丝毫未提及“美人计”。《国语》记载吴越之争时,提到吴王夫差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的谏言一心与吴媾和,越国向吴国贡献美女,也没出现西施的名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提到越王勾践向吴国宰相伯嚭献美人,请他为越国进言,并未向吴王夫差献美人。
最先提及西施为勾践献给吴王之女的,是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与《越绝书》,此二者均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性质相当于历史演义类小说,加入了许多传奇的成分,因此并不可信。后世的作品在这两者基础上更加以发散,成为我们现今所熟悉的版本。因此通常认为“西施复国”的故事以传说成分为主。

西施与郑旦

传说中,郑旦也是和西施一同被选中送入吴宫中的女子,只不过郑旦并没有西施受宠。此种说法大都以《越绝书》《吴越春秋》为依据,其中明确提及了“西施郑旦”。然而,有学者怀疑两者实为一人,是后人将古籍中的记载错误断句,故误传她们为二人。此种说法以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与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最有代表性,认为西施的母亲姓施,父亲姓郑,是施家赘婿,因此郑旦即西施。

西施结局

关于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较为流行的有“与范蠡隐居”和“沉江而死”两种:

与范蠡隐居

据说,西施和范蠡本就是相爱的恋人,吴国灭亡之后,范蠡知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找到了西施,与西施悄然离去,从此泛舟五湖,恩爱余生。此种说法常见于文学戏剧,例如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其中就写道:“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明代汪道昆杂剧《五湖游》、明代梁辰鱼《浣纱记》也采用了此种大团圆结局。

沉江而死

西施“沉江说”的主要史料来源有二,一为《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意思是西施因为美貌而被沉入江底而死。二为东汉时的《吴越春秋》,其中也明确提及:“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然而,关于西施被谁被沉江而死,历史上也有好几种说法:其一是被吴国人沉江,据说在吴国灭亡之后,吴国人认为西施是罪魁祸首,因此把西施沉于扬子江心,其二是被范蠡沉江,范蠡吸取吴国灭亡的教训,为防止越王再被西施的美色所迷,将西施诱骗于太湖,后沉入江中。明代的《倒浣纱》传奇、清代徐石麒杂剧《浮西施》便采用了此种结局。其三是被勾践沉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害怕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又有说法是越王勾践只是将西施视为完成复国大业的棋子,在利用完之后就将其作为一个“不洁”的罪人杀死了。其四是被越后沉江,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令人将西施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传说典故

后人为了纪念西施,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小说、戏曲、诗歌也常以西施为题材,西施的形象越来越丰满。

沉鱼落雁

成语,意为”鱼见了沉入深水,雁见了落到地上“,通常认为所谓的“沉鱼”中指的就是西施。传说她在江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美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沉鱼落雁”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借助鱼等动物对美人的态度和行动,说明美没有标准,意在指出世事万物是没有标准可言,一切都是相对的。现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东施效颦

该典故出于《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古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西施因患心病,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走在村子里,村人见了都夸西施美。同村的东施觉得西施这样做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因自身貌丑,结果同村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后用来比喻盲目胡乱地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收到反效果。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浣纱石

相传为当年西施浣纱之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苎萝山下浣纱溪畔,书圣王羲之曾在石头上题“浣纱”二字。传说西施在此处浣纱时,该石就会自动沉浮,方便她浣纱。大诗人李白也有“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的纪念诗句留存。

西施舌

“西施舌”,又名海蚌、车蛤、沙蛤。最早见于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永嘉土产西施舌,似车螯而扁,生海泥中,常吐肉寸余,类舌,俗甘其味,故名。”该贝壳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呈淡黄褐色,顶端呈淡紫色,一打开外壳,里面吐出来的一小截白肉就像是一条小舌头,故名“西施舌”。传说西施被沉江后就化为这类贝壳,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吐出丁香小舌,诉说冤情。

西施鱼

传说西施鱼为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妇女食用可变得更美丽。史书《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所化。”

人物关系

丈夫:夫差

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吴王阖闾之子。在位时期曾破越复仇,并一度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473年,越国起兵灭亡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标签:四大美女 历史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西施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xishi/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