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于敏
- 出生/生日:1926-08-16
- 生肖:虎
- 逝世时间:2019-01-16
- 享年多少岁:92岁
- 出生地点:中国,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宁河区)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男,河北宁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于敏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在氢弹理论突破中解决热核武器物理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共和国勋章等奖项与荣誉;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氢弹之父”。
早年经历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原名于慜,字敏之。父亲于振霄是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位小职员,母亲王氏是个普通妇女。于敏在芦台镇上完小学,举家搬到天津,到河东中学就读初中。高中时进入天津木斋中学。因为成绩太好了,老师推荐并帮助他转到耀华中学读高三。
于敏就读木斋中学时,父亲已染病在身,家境越来越差。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同学父亲以公司的名义的资助下,进入大学。1945年,于敏被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所震惊,于次年转入理学院读物理。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工作经历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的前身)理论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3年开始,于敏在广泛阅读核物理文献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国际上核物理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有关的物理规律,进行核理论研究。1955年,于敏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959年,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后来将他们的讲稿编成《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出版。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科学工作者,开始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项工作在当时是国家最高机密,参与者需要隐姓埋名,他再没有公开发表论文。。氢弹原理研究需要使用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95%的时间供核武器研究所突破原子弹使用,原子能所每周只能使用十几个小时。为用好每周的这十几个小时,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在上机前,进行细致的物理分解,深入分析物理过程,抓物理实质,反复琢磨物理模型,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修改手编程序,核对穿孔纸带,以便确保程序一次通过计算,结果正确。
1965年1月,于敏调入第九研究院(简称九院)理论部;7月,他被正式任命为部副主任。同年,为验证氢弹研制方案,于敏和科研人员们赶赴上海,借用一台每秒能运算5万次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于敏从杂乱的数据中逐渐厘清了头绪,制订了一套从理论到构型的基本方案。这年10月下旬,于敏在上海做题为“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他详尽地论证了实现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内因和必要条件,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型的设想。
1966年12月28日,中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的速报数据,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
1969年,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并行准备连着做。于敏参加了这两次试验。
1971年4月,于敏任九院一所(一所、九所合并期间)副所长。此后,于敏多次在九所讲述ICF物理课、“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课、“X光的输运过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孤立子问题”的课等。讲稿经整理后,成为早期九院研究生部的教材。
1980年,于敏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80年代,于敏因对核武器新型初级小型化的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之后,身体罹患多种疾病的于敏留下来,参与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
1988年,于敏的名字得以解禁。这一年,他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在他建议下,中国ICF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国家863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1990年,他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之后,于敏任国防科技预研行业“核武器新技术跟踪研究”指导人,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顾问,中科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第二届管委会顾问等。
1999年,于敏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逝世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