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左宗棠
- 别名:老亮,今亮
- 出生/生日:1812-11-10
- 生肖:猴
- 逝世时间:1885-09-05
- 享年多少岁:72岁
- 出生地点: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的主要成就为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主要作品有《左文襄公全集》。
早年经历
道光十二年(1832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乡试,中举人。同年左宗棠与同乡富商千金周诒端结婚,入赘周家。但之后科举屡遭失利,遂无意仕途,归乡务农,同时留心兵法,地理。早年以“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自勉。
人物生涯
1840年代,受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邀请入幕,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崭露军事才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左宗棠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在福建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局。1860年组建“楚军”,配合曾国藩攻陷杭州、湖州等地,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在抵御外敌问题上,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1866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培养海军人才。1867-1873年,采取“剿抚兼施”策略,历时七年平定西北叛乱。1875-1878年,力主“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以64岁高龄率湘军西征,抬棺明志,采用“缓进急战”战术收复全疆,并推动新疆建省,强化中央对边疆管辖。在新疆推广屯田、兴修水利、植桑养蚕,改善民生。
思想主张
强调“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但保留传统文化。提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的海防思想。
左宗棠后代子孙现状
左宗棠的后代子孙现状以科教与医学领域的成就最为突出,遵循家训“读书不为科名”,鲜少涉足官场。左宗棠后代中,多数从事教育、医学、科研等专业领域,例如:
左景鉴(曾孙):著名外科专家,曾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华山医院副院长。
左焕琮(四代孙):医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专攻脑神经疾病。
左焕琛(四代孙):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
个人生活
左宗棠怎么死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州,享年七十四岁。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关系: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时期两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师从曾国藩,并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崭露头角。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李鸿章率军进入左宗棠管辖的浙江地区,追击太平军余部,此举被左宗棠视为“越境掠功”,两人因此结下梁子。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主张加强“塞防”,力主收复新疆;李鸿章则主张放弃新疆,集中资源加强“海防”。这一分歧不仅是政见之争,也反映了湘系与淮系集团的利益冲突。
左宗棠故居:左宗棠故居是在柳庄,位于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