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资讯>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作者:我是大名星 | 发布时间:2023-02-22 16:55:32

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一直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却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朝历史上的第一次权力交接不是父子相继,而是兄终弟及。难道赵匡胤就没有考虑自己的儿子们?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对于赵匡胤之死,很多人都怀疑是其弟弟赵匡胤是幕后黑手,由于没有新的证据,目前赵匡胤之死是历史谜案。其实赵匡胤的皇位继承人实际一直都是赵光义。

据记载,一次赵匡胤去看望生母杜太后(一说赵光义一同前往),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夺得天下吗?”赵匡胤答:“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摇头说:“那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主少国疑,你才得以黄袍加身。所以以后传位,应该先传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样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赵匡胤叩头说:“一定遵照母亲说的做。”于是,杜太后命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才提出的世所未见之说。

不管金匮之盟是真是假,杜太后分析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显示意义,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五代政权更迭过于频繁,让赵匡胤害怕宋朝早夭

从907年到960年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平均一个政权存在十年多一点,而且从后唐起到陈桥驿兵变赵匡胤登基,多次发生武将叛乱夺位的情况,有后唐李嗣源夺李存勖位,石敬瑭引辽兵夺李从珂位,郭威夺刘承佑位,赵匡胤夺后周天下。短短53年,皇位却是更替频繁,社会秩序大混乱。军阀割据导致中原政权成为强大武力军阀的玩具,谁有能力就可以执掌中央政权的权柄。历经这种混乱局面的赵匡胤不会不提出预防措施,他绝对不想做第“六代”,杯酒释兵权和文人政治都只是措施,而在宋朝根基尚浅的时候,这些措施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主少国疑问题,赵光义即位可以完美避免这些。

2、儿子很有可能不是帝王材料,赵匡胤无奈的选择

父子相继这符合常理,作为父亲谁不想把皇位传给儿子。然而,五代时期有多少帝王因为传位不适合做皇帝的儿子而葬送辛辛苦苦的基业。比如刘知远,打下的基业毁于儿子刘承佑的猜忌,最直接的例子柴荣把皇位传给幼小的儿子柴宗训,被赵家夺了天下。历史上对于赵匡胤的儿子着笔甚少,客观的看,也不会怎么厉害,否则赵匡胤也不会考虑弟弟赵光义。

3、可能赵匡胤局面失控,不得已传位于赵光义

前面说到,在赵匡胤去世前后,赵光义可以自由进入皇宫,除了信任外,还有一种极端的可能是赵光义已经控制了宋朝,赵匡胤只不过是傀儡。这样说,可能影响人们心中马上皇帝赵匡胤的形象。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可能是真实的。
首先,黄袍加身,既然史学家能写出来并不一定是杜撰,而且作为武将的赵匡胤并不一定有那多想法,尤其和柴荣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亲如手足,在柴荣英年早逝的情况下,不太可能下手夺位。
其次,赵匡胤多次要迁都,虽然有开封防御能力差的原因。但从开封维持100多年的情况看,开封如果据守要比遭受战乱影响的长安和洛阳要强。赵匡胤迁都很有可能要摆脱赵光义的影响。而且赵光义坚决反对迁都,不惜顶撞哥哥。
第三,赵光义可以自由进出皇宫,至少可以说明皇宫里面已经有很多赵光义的人,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可以解释作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执意考虑迁都,为的是重新建立自己的势力,夺回权力。
如果赵匡胤已经沦为傀儡或者意识到权力已经失控的情况下,他绝不会立太子。因为他熟悉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一旦没有掌控局面能力的儿子即位很有可能被叔叔夺位,因此赵匡胤连给儿子封王都没有,他必须让赵光义没有一点怀疑才能保证儿子的安全,而宋皇后深知这一点,第一时间选择了承认晋王赵光义即位。

4、结论

赵光义不仅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主要参与者,拥有从龙之功。且因为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断被重用,手中的实力不断提升。直到最后掌皇宫禁军,兼任丞相并成为东都负责人,晋封晋王。不仅拥有地方势力的支持,更是在军队中拥有自己的人脉与势力,还在朝堂之中拥有自己的人脉基础与声望,势力已经成型难以抑制。赵匡胤在位还能解决这一问题,但若没有赵匡胤的震慑,就难有人能够压服他。所以无论哪方面的原因来看,赵匡胤都不得不封赵光义作为最合适的继承人!

标签:赵匡胤
以上是关于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的详细介绍,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news/zkwsmbbh.html
TOP